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RSS订阅 网站地图 TAG标签

《哈姆雷特》:王子复仇之路的三个分岔

来源:互联网 薄荷网/ 时间:2016-08-24 09:06
导读:《哈姆雷特》 :王子复仇之路的三个分岔.

  ◎张冲

  知道莎士比亚的人,没有不知道《哈姆雷特》的;知道《哈姆雷特》的人,恐怕也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过,要知道别人的哈姆雷特是哪个好像比较容易,要找到自己的那个哈姆雷特,就得费上一点功夫了。原因?《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充满了神秘,到处是莎士比亚留下的空白,要钻进去寻找,再拿着能自圆其说的观点钻出来,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哈姆雷特。这部让演员们念了差不多三千九百行才让那位丹麦王子勉强报了早在戏开场前就发生的杀父之仇的戏,演在台上是用来听的,印在纸上是用来绞脑汁的,走进剧院,是为了听新王寡后如何劝哈姆雷特节哀顺变,听为父的波洛纽斯如何向执意去法国花花世界见世面的儿子晓以处世之道,听遭遇重大情感创伤的王子如何在生存与死亡之间纠结挣扎,一直听到最后,是那句让人脊梁发冷的“余下的都是沉寂”。但那都是人家的哈姆雷特,要找自己的那一位,得翻开剧本,一行一行读下去问下去想下去,在字里行间找缝隙,在缝隙里面找线索,找到能够拼装起自己的哈姆雷特的那些因素来。莎士比亚密码,其神秘有趣恐怕无人能望其项背。

  比如哈姆雷特在参加完母亲与叔叔新王的婚礼后讲了一长段令人痛彻心扉的独白,第一句就是要让肉体消了化了散了,但当年的手稿上字体太花,墨迹不明,各种演出稿本又多,到底是“太过坚实的肉体”还是“太过肮脏的肉体”,一词之争已有几百年。切勿小看这不同的取舍,那可事关你的哈姆雷特。如果是“太过坚实的肉体”,那他说的就是自己,要自己的肉体消了化了散了,就是在暗示想要自杀,所以就有了后一句,为什么上帝要定下规矩不能自杀。这么考虑当然有道理:兄死弟承,于法有依;新王执政有方,得宫廷上下认可支持;连刚死了丈夫的母亲也站在小叔新王一边,劝哈姆雷特接受新王从“我的侄”改口“我的儿”,哈姆雷特从海外留学匆匆回来,本想是奔丧的,理智与情感均无法接受如此巨大的变故,一死了之,实属自然,但基督教教义不许自杀,这就使本来已极度痛苦的他更加痛苦了。

  不过,“太过肮脏的肉体”一说也完全有道理,只不过一词之差,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明显指的是哈姆雷特难以接受母亲改嫁的事实,认为母亲违反了道德伦理,玷污了自己的肉体。这样一来,所谓肉体消了化了散了,就有了要弑母的意思。后来老哈姆雷特的亡魂警告他,对母亲可以用言辞之刃刺之,但决不可真的动刀,再后来,哈姆雷特在母后寝宫里情绪失控,又是这亡魂飘出来警告他“别忘了我的话”。鬼魂为何要这么说?不成它已感应到哈姆雷特潜意识中有了要让那太过肮脏的肉体消失的意图?选哪个,哪个就是你的哈姆雷特。

  再看剧本里的另一条缝。新王怀疑哈姆雷特突然精神失常实有深意,但大臣波洛纽斯坚持认为是自己不许女儿与王子恋爱使后者失恋而疯,所谓花痴,于是建议让女儿奥菲莉娅前去见哈姆雷特,他和国王则躲在一边刺探真相。哈姆雷特在与奥菲莉娅的对话中,四次让她“到修道院去”。四次同一句台词,你让哈姆雷特怎么说?其一:王子一见奥菲莉娅来还自己送她的小礼物,便认定自己心爱的姑娘背叛了自己,冲着她一顿愤怒的宣泄,诅咒她去修道院,意思是永世不要结婚生下害人的后代。若如此,那先后四句“去修道院吧”,念起来的语气应该是差不多的。不过,完全有另一种可能:哈姆雷特仍然爱着奥菲莉娅,见她前来归还礼物,意识到这位单纯的姑娘正处于极大的政治和家庭压力之下,便建议她到修道院去暂避一时,于是说了前两句去修道院的话。说着说着,他敏感地觉察到奥菲莉娅有些不自然,便单刀直入地质问她此来是否为父亲和国王所指使,姑娘的言辞闪烁使他彻底丧失了耐性与信任,又说了两遍“去修道院吧”,但这一次,话语里充满的是愤怒、绝望与诅咒,心里最后一点美好的东西碎了。如此不同的哈姆雷特,哪一个是你的呢?

  还有一处细节也颇有意思。哈姆雷特的两位老同学受国王指示前去探望,试图刺探出王子疯疯傻傻的原因,哈姆雷特冲他们讲了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如何理性高贵、力量伟大、仪表优美、举止文雅,如何像天使天神,简直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云云。向来的解释是,这段话表明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对人类的颂扬,因此,演员演到这里,情绪必定慷慨激昂,语气必定是满满的崇敬和自豪。但这也许是掐掉了前因后果的“莎士比亚语录”,犯了“选择性忽略”的忌讳,再加上我们一厢情愿的理解,因为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当然,把人称为“杰作”,赞扬其高尚智慧能干等,的确是文艺复兴时代人们眼光从天转向地、从上帝转向凡人的结果,人类似乎无所不能,成了宇宙的中心。但无论如何,在莎士比亚的文化语境下,人始终是上帝的作品,还因忤逆上帝被赶出了天庭,而且哈姆雷特身边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参与了新王的阴谋,连母亲和女友也“倒戈”了,这样的人,如何能诱发他那高尚热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呢?果然,紧接着上面那句话的,就是“可是在我看来,这一抔黄土捏成的生命算什么东西?”原来如此!原来身边一地人渣才是他的真心话,原来在哈姆雷特、至少是此时的哈姆雷特的心中,人并不是那么的高尚高贵,恰恰相反,他身边的人,极尽虚伪奸诈,哪里能算什么东西!这样一来,他前面的那段话就充满了激愤的讽刺,和他稍早些把丹麦比作一个荒败腐朽的花园倒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这是你的哈姆雷特,你觉得他会怎样看待人是万物灵长这一当时盛行的人文主义观念呢?你会用怎样的语调、表情和情绪,在台上念出这段台词呢?

  所以,《哈姆雷特》的有趣之处,远不止叔叔弑兄夺嫂、侄子愤而复仇的故事。对当今的人们来说,《哈姆雷特》的故事早已不新鲜,情节也十分简单,但真正有意思的,是去寻找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线索和趣味,得带着满心的疑问去读剧本。比如:为何格特鲁德似乎不太抗拒夫死随叔?两人此前到底发生过什么?哈姆雷特费尽心血,以尸横满台的结果报了杀父之仇,可为什么王冠却落到了赶巧路过、在这近四千行的戏中并没有几句台词的福丁布拉斯头上?莎士比亚没有把谜底告诉我们,谁也不可能声称找到了“那一个”答案,我们最多能成就的,就是小心翼翼拿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我的”哈姆雷特。这就是《哈姆雷特》永远神秘与神奇之所在。

恋爱排行
小编推荐
近期热点
轻松避免5种因素引起致情绪不稳定

[薄荷网,薄荷女人网,薄荷女性网]:薄荷女人网小编与你分享健康知识,快来学习解决对策...

[详细]
白领女性警惕“中年危机” 缓解年龄压

[薄荷网,薄荷女人网,薄荷女性网]:人到中年,或许遇上困境、瓶颈,都会 对自己年龄渐大...

[详细]